便秘人口高達50%
根據一份調查顯示,在台灣有50%的上班族遭受著「便便困擾」,即便秘問題。尤其是從事「醫療保健」、「行政管理」和「行銷企劃」等職業,由於工作時數長、壓力大、需要長時間站立或坐著,因此排便時間受到壓縮,導致便秘問題的比例最高。
符合哪些條件才是便秘?
便秘是一種常見的消化問題,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可被視為便秘:
- 每週排便次數少於3次:在攝取高纖飲食後,如果一週內排便的次數少於3次,則可能出現便秘的情況。
- 間隔3天以上才排便:攝取高纖飲食後,如果相鄰兩次排便之間的間隔時間超過3天,也可能被歸類為便秘。
- 每天糞便重量不足35克:攝取高纖飲食後,每日排出的糞便重量未達35克,也可能表明存在便秘問題。
此外,一些中醫師認為,隔日排便也可視為便秘的表現之一。
總之,便秘是指排便頻率減少或排便困難,根據臨床定義,通常需要滿足上述條件之一才能被確診為便秘。如果你的排便情況符合這些標準,建議尋求醫生的建議以進行詳細評估和治療。
便祕是甚麼原因引起?
便秘的主要原因包括水分攝取不足、運動不足、蔬菜水果攝取不足、腸道潤滑不足和蠕動不足,還有代謝異常和神經性疾病等因素。
長期便秘除了可能導致腸道病變如大腸瘜肉和大腸癌,還可能引起口臭、皮膚問題,甚至使暗瘡和濕疹加重。因此,改善便秘情況至關重要。
便秘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,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原因:
- 飲食不足: 缺乏足夠的纖維和水分,飲食中缺少蔬菜、水果和全穀物等高纖維食物,容易造成糞便變硬,難以排出。
- 水分攝取不足: 身體缺乏足夠的水分也會使糞便變乾,難以通過腸道。
- 運動不足: 缺乏運動可能導致腸道蠕動減緩,進而影響排便。
- 生活壓力: 長期的壓力和焦慮可能影響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,導致腸胃不適和便秘。
- 藥物副作用: 一些藥物,特別是某些鎮痛藥、抗憂鬱藥、抗生素和鈣片等,可能導致便秘。
- 懷孕: 懷孕時,荷爾蒙水平和子宮壓迫腸道可能導致便秘。
- 腸道機能問題: 腸道運動不順暢、腸道肌肉弱化或神經傳導問題等也可能導致便秘。
- 代謝異常: 甲狀腺功能低下、糖尿病等代謝異常可能影響腸道運動。
- 高鈣攝取: 過多攝取鈣可能干擾腸道運動,導致便秘。
- 長期忽略便意: 忽略便意會干擾腸道的自然蠕動,使便秘問題加劇。
如果便秘持續時間長且嚴重,或伴隨其他不正常症狀,建議諮詢醫生以進行詳細評估和治療。
便秘如何預防及改善?
專家提出三個有效提升腸道蠕動的方法來改善便秘情況:
一、充足的水分攝取和高纖食物:每日攝取2000毫升以上的水,並增加蔬菜水果攝取。食用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如蔬菜和麥麩可以增加糞便體積,而水溶性膳食纖維如蒟蒻、蘆薈、木瓜和寡糖可以軟化糞便,促進排泄。兩者的攝取比例最好是1:2,並要確保攝取足夠的水分。
二、規律運動:增加活動量,促進腸道蠕動。運動後的30分鐘內,可喝半杯溫水,並做腰部運動,如玩呼拉圈、仰臥起坐或扭腰,刺激腸道蠕動。
三、規律排便和腹部按摩:建議養成固定的排便時間,並及時滿足便意。在排便前30分鐘,可飲用溫水,並按摩腹部,由右上至左下方向按摩,促進腸道蠕動。
總之,改善便秘情況需要綜合飲食、運動和生活習慣等方面的調整,以維持腸道健康和正常的排便。